29日上午,北京市紅十字會捐獻服務中心主任梁永清、順義區紅十字會秘書長付小軍等人,前往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看望了正在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的捐獻者--周雪陽,市紅十字會為她發放了榮譽證書,區紅十字會為她送去了慰問金,陪伴她進行采集。盛贊她為白血病患者帶來生命希望的仁心善舉,感謝她為造血干細胞捐獻事業所做出的重要貢獻。同時和捐獻者所在戶籍地、工作單位等相關政府工作人員、領導積極溝通交流,各方均對周雪陽女士的善舉給予了高度評價并表達了慰問和關懷。
周雪陽今年30歲,在順義區婦幼保健院工作。2016年她在經過西單地鐵站附近的義務獻血點時,報名加入了中華骨髓庫,留下了血樣。時隔6年,她接到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北京分庫的電話,一名等待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和她初配成功,工作人員問她同不同意進行后面的進一步檢測,配型成功的話,愿不愿意給病人捐獻造血干細胞?作為一名年輕的母親,她第一時間就表達了捐贈意愿。周雪陽的愛人是一名正在援疆的人民警察,在雪陽與他溝通捐贈造血干細胞時,第一時間對她的決定給予了肯定,同時和雪陽一起為全家人普及造血干細胞捐贈的相關知識和案例,得到了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經過高分辨配型檢測、體檢等捐獻環節后。3月24日,周雪陽在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住院,開始皮下注射動員劑,29日8時開始采集,歷經5個小時的外周血循環采集后,成功完成了320毫升造血干細胞血液的捐獻。
30日上午,住院休息一天后的周雪陽已經完好出院。
周雪陽表示,自己的捐贈行為在她看來是一件平凡的小事,她希望能今后能有越來越多的人深入了解和正確看待捐贈造血干細胞這件事,更期盼能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一義舉中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每一位普通卻不平凡的紅十字志愿者,踐行"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彰顯人間的真情與無私,才使得髓愛相傳,世間充滿愛意和溫暖。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凡本網注明"來源:新聞報道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新聞報道網,轉載請注明"來源新聞報道網“。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新聞報道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